新华社广州5月18日电? 题:弹好大项目与小创新的“合奏曲”:广东惠州探索创新驱动转型新路径
新华社记者王攀、陆芸
招商引资、大项目、支柱企业、总部经济……这些都曾是不少地方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然而,随着增长方式和增长动力的转变,重重挑战也让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痛切感到,一些老路径、老办法显然已经难以适应经济新常态的严峻考验。
让大项目转型、让“小创新”活跃——来自一线的调研显示,近3年来,以石化和电子两大支柱产业著称的珠三角城市惠州不仅弹出了一支“大小齐鸣”的发展合奏曲,也摸索出了一条依靠创新生态体系和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增长新路径。
“大树也要长新枝”
即使拥有支柱产业,也并不意味着整座城市的发展就可以“高枕无忧”——经济新常态给这座城市的考验,恰恰体现在石化和电子信息这两大惠州传统优势行业的减速之上。
“事实证明,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将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在个别行业、个别企业上终究是危险的,必须培养起更多的支柱。”惠州市委书记陈奕威说。
加大科研投入、提前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条:让大项目、大企业成为城市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石,是“更多支柱”的首要来源,也是惠州破解新常态难题的重要路径。
“换句话说,以前是花工夫去外面‘挖’大树,现在则更需要让已经扎根本土的大树长出新枝。”惠州市科技局局长邹平生说。
作为传统支柱企业的代表之一,惠州德赛集团下属的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公司已经成为一家标准的科研型企业——在3000多名员工中,有900多名是研发人员;企业每年的研发投入占到销售总额的10%;从最初的汽车电子配件一项发展到如今的汽车多媒体音响、多媒体导航、空调控制器、组合数字化仪表、车用显示系统等五项业务,这家1986年成立、年销售额突破40亿元的企业已经成为惠州新兴的汽车电子产业集群的“中坚力量”。
“一项新技术实现盈利可能需要5年甚至更多时间,我们现在正和乐视等互联网企业合作,研发智能化时代的互联网车载电子设备,产业前景极为广阔。”德赛西威汽车电子副总经理段拥政说。
石化产业的大树,也长出了属于自己的新枝——在大亚湾石化区,中海油惠州炼油公司突破了高酸重质原油全额高效加工技术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受此推动,惠州从传统的大炼油、大乙烯项目转向石化深加工和精细化工高端产品领域,以新材料、特种化学品为主的中下游产业异军突起,带动石化产业年产值逆势突破1300亿元。
“小创新也有百亿梦”
不要说和大企业相比,就是和其他创业团队相比,刚刚成立一年多的广东庞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看上去也有些“貌不惊人”,但企业负责人刘廷武偏偏在自己位于惠州市仲恺高新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里的办公室墙上刷下了“市值超百亿”的标语,立下了成为“全球智能装备领军企业”的梦想目标。
“智能装备产业看似是大企业的天下,但我们这些‘双创’团队完全可以从细分市场入手,把大企业看不上也做不好细分领域做精、做透,比如年产值700亿元的锁具制造行业就是一个突破点,也是我们百亿梦想的市场源泉。”他说。
让大企业、大项目“华丽转身”,更要让小创新、小团队“破土而出”——仲恺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周章玉说,对于惠州而言,“抓大”的同时也必须“抓小”,只有大企业和小项目共同组成的“创新生态圈”,才真正能够支撑惠州在经济下行压力下的转型路径,也才能真正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孵化器里的小项目、小团队,有可能就是未来的大企业、大项目;正在转型中的大企业、大项目,很多也迫切需要将日益复杂的科研方案细化、分包给‘双创团队’。此外,大企业还可以直接并购、收购‘双创’团队实现技术路线突破,满足产业战略转型需要。”周章玉说。
“合奏曲还要大舞台”
在惠州,大项目和小创新的“合奏曲”,还有着一个精心打造的“创新舞台”。
要留得住人——从2016年起惠州市每年投入10亿元面向全球市场引进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给高学历人才提供直接补助,并通过保障子女入学等措施解决高新人才的后顾之忧。
要舍得投入——截至2015年底,惠州全市财政科技支出累计达55.8亿元,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逐年递增,企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从2010年的1.11%上升到2015年的2.45%,年均增长超过30%,增幅居珠三角第一位。
要有突破壁垒的勇气——仲恺高新区率先出台管理办法,允许孵化器产权分割转让,解决了社会资本资金回笼渠道单一、回笼速度慢等痼疾,短短一年间就有12家民营企业投身孵化器建设,为更多双创团队提供了广阔空间。
展望未来,邹平生指出,惠州的探索还将受益于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稳步推进,“在大项目和小创新合力形成的创新生态体系支持下,我们正朝着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目标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