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盾牌没有出土实物,曹操的高陵出土过铭文为“魏武王常所用长犀盾”的石牌,实物不存。当时也有使用竹子制作的盾牌。曹操和袁绍作战时,在整理后勤装备的时候,发现了数十斛竹片,都只有几寸长,大家都认为没有用处,曹操不愿浪费材料,便将其做成竹盾使用。
▲河南博物馆南朝画像砖
南北朝时期,双弧形盾牌不见踪影,军队常用一种长条形盾牌。这种盾较为长大,自中间向上下两端收窄,上端和下端较尖,左右正中线隆起,中心装饰有兽头形状的装饰物。国内出土过不少手持这种盾牌的陶俑,部分陶俑所持的盾牌上没有兽头装饰,这种没有兽头的盾牌往往较小。
▲南北朝陶俑
这种盾可以支在地上使用,如敦煌壁画《五百强盗成佛图》中便有使用这种盾的步兵。到了唐代,这种兽头长盾消失了。和南北朝不同,唐代的陶俑很少有手持盾牌的。在唐代,盾又称彭排或旁排,有膝排,团排,木排,漆排,皮排,联木排等不同形制。《太白阴经》中说,唐军有五分之一的人装备牛皮牌。
▲中亚发现的唐代盾牌,有可能是唐军使用
▲唐代壁画中骑兵手持小圆盾
从存世的壁画上看,唐代的骑兵使用小圆盾,冲锋时套在手臂上,步兵使用的盾牌则接近于长五边形。
▲唐代壁画中步兵手持长五边形盾
宋代称呼盾牌为旁牌,有步兵旁牌和骑兵旁牌之分,这两种盾牌的大概形制和用法都与唐代类似。骑兵使用的旁牌为圆形,上面绘有兽头图案,骑兵旁牌尺寸较小,作战时绑在左臂上,主要作用是防备箭矢。步兵使用的旁牌为长五边形,盾体为木制,表面蒙皮革。步兵旁牌较为长大,步兵躲在后面全身都可以被遮住,旁牌的背后装有一根木棍,可以支在地上。
▲电视剧《精忠岳飞》中步兵使用了旁盾
步兵使用旁牌时,先将其支在地上,然后躲在盾后,使用梭枪伤人。梭枪是标枪的一种,源自西南地区。这种大盾搭配标枪的战术是当时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军队的典型战术,如侬智高的核心部队标牌军,也是以使用大型盾牌和标枪著称。侬智高的标牌军曾经给北宋军队造成很大的困扰,直到狄青率军南征时候,才摸索出使用大斧和连枷克制标牌军的战术。
▲电视剧《精忠岳飞》中使用的立牌用于城防
宋代还有用于城防的大型盾牌,称立牌,分竹木两种。竹立牌以生牛皮条将宽五分,长五尺的厚竹条扎在一起制成,也可以用穿孔的牛皮条作为主体,用竹条将牛皮条编在一起。竹立牌上端为弧形,底部齐平。士兵在城头上巡视时可以使用朱立牌作为防护,城墙的敌棚上也可以安装竹立牌。木立牌用法与竹立牌相同,牌体为木板制成,高五尺宽三尺,背后装有横木,横木上安有旋转轴,下接长三尺的木棍,用来支在地上。宋朝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也使用各种盾牌,如西夏人使用过“毡盾。
▲电视剧《精忠岳飞》中出现的蒙古军队使用的盾牌
蒙古崛起后,军队也准备各种盾牌。《黑鞑事略》中说,蒙古人使用的盾牌包括用皮条或者柳条编制而成的防牌、骑兵冲锋时装在臂上的团牌、铁质的铁团牌、攻城时使用的拐子木牌等。
▲十六国壁画
这些盾牌里,防牌应该便是与后世藤牌类似的盾牌,各国的博物馆中都收藏有蒙古时期的藤牌。团牌和拐子木牌可能便是与宋代骑兵旁牌和步兵旁牌类似的盾牌。从日本人留下的图画中看,元军使用的大型盾牌与宋代的立牌相似。铁团牌应该是一种小型铁盾,铁盾在西方多有使用,蒙古人可能是在和外敌的作战中学会了使用这种盾牌。除此之外,至元十一年,大同府的匠人孙拱曾经制出一种可以折叠的盾牌,忽必烈见后大为赞赏,伯颜南征时,便曾经批量制作过这种折叠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