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钟建平 记者石鹏 实习生饶楠
随着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提高农产品产量,耕地大量开发并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导致地表水水质变差,湖泊尤甚。水体中的TN、TP严重超标,富营养化现象严重,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昨日,记者从省水利厅获悉,我省在用生态的办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目前,项目成果已在全省推广100多万亩,一年总氮减排约250吨,总磷减排约10吨,增产3万多吨,经济效益达到3.5亿元。
构筑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线
长期以来,鄱阳湖流域及南方一些灌区,水稻种植多采用传统的淹水灌溉方式。然而,水稻是耗水耗肥较高的作物,水肥利用效率又相对较低,氮肥、磷肥就这样顺着地势流出稻田流入沟塘湿地系统,最后汇入鄱阳湖。
监测数据显示,农业面源污染物对鄱阳湖区污染贡献率总氮和总磷分别为69%和81.6%,化学需氧量为55.2%。如何有效解决鄱阳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非常迫切。为此,2011年,我省启动了“鄱阳湖农业面源污染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该项目由省灌溉试验中心站与武汉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共同承担,总经费590万元,是目前省水利厅立项规模最大的科研项目。
据了解,鄱阳湖农业面源污染生态修复技术的核心是在田间、沟渠和塘堰构筑起三道“生态闸门”。其中,精准施用化肥农药和科学灌溉,减少源头排放属于第一道防线——田间管理。而第二道是在排水沟渠中种植生态植物,并改造排水沟,延长水力停留时间。
每亩综合效益达350余元
今年10月16日,鄱阳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生态修复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了验收。在验收会上,项目组提交了这样的成绩单:与传统模式相比节水10.4%,增产6.5%;总氮减排46.4%,总磷减排57.9%,节水、节肥、节药、增产等综合效益达每亩350余元。
该项目主持人、省灌溉试验中心站教授级高工许亚群表示,项目通过验收,是我省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保持鄱阳湖“一湖清水”结出的一枚硕果。同时,它犹如一粒种子,孕育了更多果实。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詹慧龙也表示,生态保护是公共事权,涉及农民等非政府机构时,如何让他们愿意承担责任,这个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生态修复农田100多万亩
采访中,省灌溉试验中心站党支部书记刘方平也介绍说,目前,我省已在赣抚平原灌区、潦河灌区、袁惠渠灌区建了三个核心示范区,项目成果已惠及农田100多万亩。当地村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纷纷竖起大拇指,“种田方式上没有太大不同,但农田收成变多了,村里的环境也变好了”。
“我省是农业大省,水稻种植面积所占比例最大,这个项目对我省的实用价值很高。随着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这项技术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能够产生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刘方平表示,接下来,这个项目还将继续开展实施效果的监测和更大范围的技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