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yaxin868.com 最新登录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国际新闻 >

国际新闻

从黄浦江到叶尔羌,首首歌曲致敬万里山海情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4-08-21 21:42:00

“太阳太阳像一把金梭,月亮月亮像一把银梭,交给你也交给我,看谁能织出最美的生活……”
“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地开,美丽小鸟一去无影踪,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这两首耳熟能详却风格迥异的歌曲融合在一起,能擦出怎样的火花?

上海轻音乐团“百场轻音边疆行”。图片均由上海轻音乐团提供
去年,在“百场轻音边疆行”活动中,上海轻音乐团的一群年轻音乐人来到喀什,除了演出之外,他们也在不断进行音乐创作的灵感收集。
乐团键盘演奏员杨宏彬有个心愿,想为这场“边疆行”编配一首曲子,要有上海轻音乐团特色,能代表海派文化,还要跟新疆的音乐风格相结合。
几番思索下来,他选择了上海轻音乐团创始人、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朱逢博的代表作之一《金梭和银梭》和新疆著名民歌《青春舞曲》,把这两首歌相结合,用新疆舞曲的节奏贯穿起来,把旋律拆开,分别拼接在一起。上海轻音乐团团长董德平给这首曲子取名叫《金梭银梭致青春》,希望用这首音乐作为沟通的桥梁,用艺术拉近彼此的距离,共同完成一部优秀的“融合”作品。

上海轻音乐团和喀什莎车县十二木卡姆歌舞团共创《金梭银梭致青春》。
今年4月,上海美琪大戏院内,作为第39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主体演出之一,《丝路·东方》——轻听十二木卡姆音乐会在此登台献演。来自新疆喀什的莎车县十二木卡姆歌舞团携手上海轻音乐团,开场曲便是器乐作品《金梭银梭致青春》,赢得满堂彩。
“我们现在去喀什演出,每场的开场曲目必是《金梭银梭致青春》,现场气氛一下子就能带动起来,老百姓喜欢,当地也都在传唱,这让我们感到很欣慰。”董德平说。
去年6月,乐团成员首次出发去喀什前,乐团艺术顾问、81岁的作曲家屠巴海曾对团员们说:“演出同时也是采风,这样的机会难得,你们要深入群众,多收集素材,回来我帮你们写成歌,下次再去唱给他们听。”
当年9月,大家重返喀什,便带回了一份礼物,这是由屠巴海作曲、董德平作词的歌曲《叶尔羌河的声音》。叶尔羌河是喀什的母亲河,维语中意为“土地宽广的地方”,河水从喀喇昆仑山飞奔而下,注入滔滔的塔里木河,滋养了两岸的万顷良田。

演员到群众中演出。
董德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上海轻音乐团自去年启动“百场轻音边疆行”项目以来,30天时间里在喀什地区演出105场。在这此过程中,上海艺术家在当地民族文化的浸润中,持续创作了《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云彩和时光》《三千年之恋》《叶尔羌河的声音》等作品。
“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这是所有演职人员到喀什机场看到的第一句宣传语。董德平很有感触,不仅把它记下来,还写成了歌,并与同事共同作了曲,歌曲就取名《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
“《三千年之恋》写的是胡杨精神,也是一代又一代援疆人的精神。”董德平是该歌曲的词作者,他感慨道:“他们把根扎在这里,把家安在这里,就是为了让边疆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每首原创歌曲,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我们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医院、到边防哨所……每场演出都很受大家的欢迎。”董德平说,“有时候是一袋苹果,有时候是一锅自己做的手抓饭,乡亲们淳朴的回馈让大家时常感动到流泪。”

演出结束后,当地一位老人将一颗颗洗干净的苹果送到演员手上。
告别时刻,一位满头白发的维吾尔族老奶奶流着泪,拉着演员们的手问:“你们明年还来吗?”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5 www.yaxin868.com 最新登录 ALL RIGHTS RESERVED.网站地图